目前現在大多都20目-40目-60目-80目-100目的規格
鑒定紫砂壺的透氣性好壞,跟紫砂泥料目數的高低有著很密切的關系。有的壺友在和我聊天的過程中經常問我的問題就是:是不是目數越多紫砂壺越好?我覺得不盡然。
紫砂泥的目數,也被稱為是“碼數”,是形容紫砂泥粗細的一個標準,以60目為基準,相對目數越大,泥料越細膩,反之則越粗糙。在最初,紫砂泥的目數多位26-35目,清朝早期為35目,清朝中期為55-60目,1958年以后開始出現機械過目,目數穩定在60目左右,1959年至今常用雷蒙粉碎機,以風力控制目數,目數可高達140-180日。
過去我在化工企業里要經常接觸到這些篩網,對于各種各樣材質的篩網是比較知道些,我曾經見過黃金材質的篩網,此篩網主要是用于過篩化學活性比較強的物質,比如強堿和強酸的物質。 所謂“目”就是:就是一平方英寸篩網上有多少孔的意思。比如:50目的泥料,就是說一平方英寸的篩網上有50個小孔(一英寸等于25.4毫米)目數這個數值越大,說明這個粉料越細,反之就越粗。
紫砂泥料擁有雙氣孔結構,讓紫砂壺泡茶會越來越香,才造就了今天許多壺友對紫砂壺的喜愛。而紫砂壺的透氣性好壞,跟紫砂泥料目數的高低有著很密切的關系。
有很多壺友,經常會將壺放在手中把玩,得:細膩、光滑、粗糙、肌理感等感覺,這個也和泥料目數息息相關。
常用
目數
紫砂壺在制作的過程中,泥料顆粒大小用目數來定,常用的是16目(目為直徑單位,指篩泥料的篩網每平方厘米上小孔的個數)、24目、32目、40目、60目、80目、100目,如有特殊要求,應該還可以增加其他目數的。
大部分用紫砂壺的人,應該不關心你這個紫砂泥料到底是怎么個篩選或者煉制的,我們最關心的是,這個目數的高低,會影響到我這一把紫砂壺的品質或者使用效果嗎?
目數的高低一定會影響到紫砂壺的質感呈現。泥料顆粒越細,則可塑性提高,壺的機械強度增加;坯料顆粒粗,則可塑性降低,在燒制過程中不容易變形,穩定性提高,收縮率減小。
反之,目數低的紫砂泥,做出來的紫砂壺,一定相對顆粒更粗些,手感也不會那么細膩,紫砂的質感應該更突出。
大家大概看的出目數不同呈現的效果,那回到重點,這個目數,會導致紫砂呈現出來的感覺和顆粒,可是這不會影響紫砂壺做出來的品質?
透氣性并不等同于透水性,不要搞混淆。有些變化,但那也是非常輕微的,目數越高,透氣性會稍弱,卻反而利于將茶香逼出,在泡鐵觀音之類的烏龍茶時,沖泡的溫度要保持在比較高的狀態,才能達到最佳的逼香效果,這時就可以選用目數比較高的泥料。
如果為求心理安慰,那可以考慮為選擇目數低的紫砂壺,但是這個目數最大的影響,其實還是紫砂壺燒制后所呈現的細膩程度。
本文由 紫砂學堂 作者:古宜 發表,轉載請注明來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