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蘇省陶瓷藝術名人,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,清代紫砂名家葛明祥傳人——葛岳純老師,因病醫治無效,于今日與世長辭,享年86歲。
1936年出生于宜興丁山陶藝世家,先祖葛明祥是清代乾隆年間名震江南制陶名匠,自幼隨父學藝,六十年代在當代名師帶領下博采眾長,練就一手精湛技藝,隨后在均陶研究所從事均陶新產品、新技術研制開發工作,并被授予中國工業協會30年工業設計榮譽證書,獲省級、國家級獎項二十多項,是業內外人士公認的“制陶狀元”?!短靾A地方》雜志及多家報刊、電視臺作專題報道。
獲省級國家級獎項9項。其作品“特大長方水底”和“紫砂雕塑大象”被國務院中南紫光閣收藏陳列。部分作品被陶瓷公司推薦在中國美術館展出。
1986年被江蘇省宜興陶瓷公司派赴英、德、意三國陶瓷考察。
1990年由中國輕工部作為陶瓷技術援外專家派赴阿曼王國指導三年,并以阿曼王國民族遺產“城堡”為創作題材,創作作品赴西班牙國展出。
八十年代開始致力于紫砂壺的創作研究,所制茶壺古樸敦厚、結構巧妙,巨制細作,充分展示了實體與空間有機結合所產生的線型美和輪廓美,被贊譽為“制陶狀元”。
2015年10月被中國國家工美協會授予“中國工藝美術大師”榮譽稱號

《九龍至尊》是葛岳純老先生的巔峰之作
享受極高的贊譽
九龍盤壺戲珠,浮雕云騰致雨
精致與細微,大氣于天地
寓意天降祥瑞,國泰民安
每一把壺都是作者情感的傾訴
葛岳純老師的性情深藏不露,含蓄而中庸
卻總能在自己至愛的陶藝中靈性放大
釋放情懷于紫砂壺上,藝術大作卓卓風姿

壺有壺韻,這是藝術的境界,
器身形狀以方器為基本形,
但方中寓圓多了一份圓潤之美;
底足皆采用四顆“釘足”形式,
且多屬短柱型,精巧別致,落地穩重。
作品壺身呈竹節狀,
制作精細逼真,
壺鈕上的圓珠用清水泥工藝制成,
轉動靈活,與主題“時來運轉”十分契合,有讓人仿佛如沐春風般的享受。
斯人已逝,匠心永存
葛岳純大師的很多紫砂作品都是與名家合作的典范之作,有著極高的藝術審美與收藏價值。他的逝世,實在是宜興紫砂行業的一大損失,全體同仁十分悲痛。
斯人已逝,匠心永存!喜愛他的家人、朋友和壺友將永遠銘記、思念他。
本文由 紫砂學堂 作者:古宜 發表,轉載請注明來源!